31
25
-
03
日前,国内调查研究机构洛图科技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锁市场全渠道销量为1747万套,同比下降3%。其中小米出货量超过150万套,位列销量第一,销售额略逊于德施曼,位列第二。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智能锁销量虽未进入前五,但凭借在高端市场的优异表现,销售额位列第五。
尽管智能锁市场销量规模有所下滑,但整个行业依然保持着不错的态势,只是受到大环境影响,销量出现了些许波动,而行业的变化将对智能锁企业提出更多考验。
由B到C,智能锁进入“线年及之前,国内智能锁行业的主导力量为B端市场,即以房屋整装为主。基于这种模式,“人脉”比产品质量、营销可能更重要,智能锁企业只需要与家装公司打好关系,便能提高销量和市场份额。
2024年国内智能锁行业B端市场占有率下降至44.1%,同比下滑14.4%,C端市场则同比增加约12个百分点,达54.6%,首次超越B端市场。
B端市场萎靡的原因主要在于房地产行业不景气,按照奥维云网《中国智能锁行业白皮书》披露的数据,2024年1月-9月全国300城宅规划建筑面积2.2亿㎡,同比下降37%,成交规划建筑面积约1.6亿㎡,同比下降35%,新建商品房销售额68880亿元,下降22.7%。
洛图科技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门锁线万套,线下零售量几乎只是线上市场的零头。
小米、华为、TCL等在互联网、数码科技等行业拥有极高影响力的品牌,具备先天优势。线上市场产品价格公开透明,便于消费者对比,为吸引消费的人,智能锁品牌之间的价格战也难免加剧。据洛图科技统计,2024年国内线上市场智能锁的平均价格已从2021年的1301元降低至913元。
价格战之外,智能锁行业的“技术战”烈度也将升级。智能锁产品正在丰富功能,向家庭安防平台方向进化,因而需要加入更多复杂的生物识别技术。现阶段低端智能锁以App蓝牙、指纹、NFC种便捷解锁方案为主(不包括应急钥匙、密码等不方便的方案),高端智能锁则加入了AI掌静脉识别、3D结构光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方案。
这些方案安全性更高,且能够规避手掌出汗后指纹识别不准确问题。多出的摄像头,还能当作家庭监控设备使用,进一步提升安全性。未来智能锁还可能普及超声波指纹识别、UWB解锁等方案,并将多种方案融合,提供更大的冗余度。
智能门锁行业迈向新时代,唯有能够顺应行业发展,为市场提供更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方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胜出。行业竞争加剧,AI成为新的杀手锏
智能锁行业销量主力由B端转向C端,且线上市场至关重要,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小米、华为等互联网巨头。甚至近几年才声名鹊起的萤石,也凭借品牌知名度,2024年线上渠道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50%。
当然,因价格战造成的行业利润空间被压缩,给智能门锁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仅2023年和2024年这两年间,退出该行业的品牌就接近170个。
相对而言,凯迪仕、德施曼等以高端产品为主的品牌,抗风险性更高一些。如德施曼在1500元以上价位段位列第一,凯迪仕则在2000元-2499元价位段位居前列。品牌形象塑造完成后,依靠高端市场的份额,德施曼、凯迪仕等品牌能确保营收,同时拿出资金去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做营销,并逐步下沉市场,与跨界而来的互联网巨头竞争。
C端市场面向个体消费者,每个人的喜好、需求都不同,难免众口难调,对公司的产品设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雷认为,智能锁应当以科技为基调,加入更多生物识别功能,降低产品被破解的风险和使用便利度。
营销方面较为复杂, 需要企业在各平台投放广告,或以直播形式展示智能锁带来的体验升级。另外,智能锁行业也在积极融入AI。
例如TCL旗下的K7G Plus智能锁便加入了3D结构光解锁和AI功能,可以在各种光线复杂场景下准确识别用户,做到越用越好用,24小时AI哨兵猫眼还能智能观察家门动态,自动过滤行人,并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及时向房主发出提醒。
不过以C端市场为主,并不代表要放弃B端市场。如主攻高端市场的凯迪仕品牌,就推出了智慧租住解决方案,将智能锁与租房结合。新华社在报道中提到,国内潜在用于出租的房源已超过6000万套,且据《2024中国房地产产业链战略诚信供应商研究报告》统计,智能锁建材领域,凯迪仕以10.26%的首选率位列国产品牌第一。若能推动租住用房大范围改用智能锁,凯迪仕未来几年都不用为销量发愁。
小雷目前租住的房子,门锁便支持NFC和密码解锁,将NFC复制到手机或部分品牌的手表后,即可触碰解锁,十分方便,且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出门忘记带钥匙。
国内另一家智能家居企业欧瑞博同样盯上了全屋智能,并推出了高端全屋定制解决方案。许多消费者选择小米、华为的智能锁,除了受其品牌影响,还有一个原因便在于正在使用该品牌的手机,同品牌设备更方便App、语音控制。若购买不一样的品牌的智能家居设备,则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安装多款App,控制时较为麻烦。
无论是凯迪仕的智慧租住解决方案,还是欧瑞博的全屋智能,本质上都是化繁为简,提高用户管理和使用智能设备的便利性。
国内智能锁行业正从成长期迈入成熟期,无法维持较高增长率,但2024年这种同比销量下滑的情况,随着相关企业逐渐适应C端市场,未来数年大概率不会再出现。
财力和技术实力丰沛雄厚的头部品牌,无论是打价格战,还是为产品加入更多功能都更具优势,品牌影响力也更高。
作为全球工业产值最高的国家和拥有14亿人的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中国各行各业竞争都极为激烈。若国内市场难以为继,智能锁企业则可以另辟蹊径,进军海外市场。
奥维云网在《中国智能锁行业白皮书》中提到,2024年中国智能锁渗透率约为27.9%。按照洛图科技的说法,海外市场智能锁渗透率不到3%,而且产品多以指纹解锁、密码解锁为主,功能不够丰富。国内市场的产品卖到海外市场,堪称降维打击。
而且如同数码配件行业的ANKER一般,在海外市场取得一定成果后,再转回国内市场不迟。
相关新闻
2023-08-13
2023-08-13
2023-08-13
2023-08-13
2023-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