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2019年上半年,随着门锁企业的不断探索和3D人脸识别技术的逐渐成熟,安全系数逐渐提高,人脸识别智能锁逐渐走向市场。从德施曼推出国内首款3D人脸识别门锁R7,到今年建博会上,凯迪仕、智家人、德力西、樱花、乐橙等门锁品牌商均发布了首款3D人脸识别智能锁产品,成为了今年展会上的最大亮点。同时,伴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无接触式开门成为刚需。人脸识别门锁相比于密码、指纹锁,其高安全性和无感化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慢慢的变成为门锁行业和市场的新爆发点。
不过,目前3D人脸识别智能锁并没有完全普及,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3D人脸识别模组成本偏高,直接引发了人脸识别智能锁的终端普遍零售价在3000元以上,缺乏竞争力,销量并不乐观。另外,3D人脸识别门锁的功耗也大于指纹和密码锁,补光、采集等功能都需要耗费一定的功耗,这也是3D人脸识别门锁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针对上述行业痛点,艾芯智能对门锁产品方案进行迭代优化,在原MF1方案的基础上开发出MF1C,不仅在成本上降低了1/3,工作功耗也降至1.45W,解决了人脸识别门锁方案中成本和功耗两大难题,经过门锁厂商实测,容量5000毫安的锂电池,能轻松实现6200次刷脸开门,相当于一天开锁二十次的情况下,可以用到三百天左右。
另外,MF1C方案在识别速度、准确率、安全防伪、复杂光线环境等几个维度都有很大的优势,经过实际测试,表现如下:
1.速度快:注册时间1s,不需要多角度注册,启动到识别平均时间500ms;
4.室外强光下(逆光、背光、阴阳脸、阴影),戴眼镜、改变发型情况下,识别效果完全不受影响。
此外,在成本和功耗上的优化,对于锁企来说更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了锁企和人脸识别模组供应商之间的核心矛盾。
作为技术驱动型的高科技公司,艾芯智能已经在门锁行业深度布局,提前做足了技术储备。今年下半年,艾芯智能还针对行业需求,推出了门锁配套方案,如带屏猫眼、可视对讲、网络传输、云端管理平台等功能。不仅满足了终端用户对智能锁实现视频监控、可视通话等功能的要求,还优化了各类门锁门禁场景的解锁流程。
艾芯智能软硬件一体的方案,内置深度学习AI 算法,良好的适配能力和高集成度,能够大大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硬件与算法之间的调试环节,能够有效帮助智能锁企业降低开发成本、缩短产品周期。目前,艾芯智能已和各大门锁品牌商深入合作,并且实现了量产,产品体验感逐渐做到了极致。
此次,艾芯智能的3D 人脸识别门锁产品不仅解决了人脸识别门锁功耗和成本高两大核心问题,推动了3D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智能锁行业的重要里程。
艾芯智能强大的研发技术支撑团队,将持续助力锁企走得更高更远,同时也欢迎各大门锁品牌商共同交流,共推家庭、公寓、酒店、园区等智慧化通行方案,提升用户智能体验感,让3D人脸识别智能锁走进千家万户。
“刷脸”应用多如牛毛 丢了“面子”风险谁担,近日,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表示,针对面部特征等生物特征信息收集使用不规范等重点问题,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将开展专题研究和深度检验测试。专业的人建议,建立人脸识别风险提示制度和用户选择渠道,要求经营者对人脸识别的安全风险向用户明确提示,并且设置非人脸识别的安全或验证渠道。
进入微信公众号,点击医院预约模块,依次选定医院、门诊科室、专家、就诊时间,提交确认……说句话的工夫,陈女士便完成了网络预约挂号的所有流程。为了化解挂号难题,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市民就医体验,2009年起,厦门市开始建设预约系统,支持市民通过电话、网站、院内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
课题组对公租房、商场、公共交通场所等人脸识别的典型应用场景开展了线上和线下调查。综合以上普遍的问题,课题组建议,在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某个场景中时,应充分考量公众意见,论证在该场景应用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重磅!艾芯智能首发:低成本、低功耗、可量产的3D人脸识别门锁方案,2019年上半年,随着门锁企业的不断探索和3D人脸识别技术的逐渐成熟,安全系数逐渐提高,人脸识别智能锁逐渐走向市场。在成本和功耗上的优化,对于锁企来说更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了锁企和人脸识别模组供应商之间的核心矛盾。
上一篇:智能锁与人脸识别技术:智慧云联的革新安全方案
下一篇:行业首个AI大模型 TCL AI 3D人脸猫眼锁新品发布 多款旗舰新品重磅首发!